2022年10月17日是“世界鎮痛日”,10月17日~23日是“中國鎮痛周”。宣傳主題為“提高疼痛的綜合療護能力”。
疼痛的危害
人的一生,體驗最多的主觀內在感覺中“疼痛”一定榜上有名,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病癥,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,并將疼痛認定為繼呼吸、脈搏、體溫和血壓之后的“人類第5大生命指征”。疼痛一開始只是身體傷害所發出的警告信號,身體傷害去除,疼痛也會相應消失。但一些慢性長期疼痛,對機體已成為一種難以忍受的折磨。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:急性疼痛是癥狀,慢性疼痛是疾病。
疼痛除了傷害性刺激作用于機體所引起的痛感覺,還常伴隨有強烈的情緒色彩,對人體的危害及負面影響極大。老年慢性疼痛患病率高達75%,且常有多種病因并存,日積月累的慢性疼痛可能奪走老年人自主活動的能力、安穩的睡眠和舒暢的心情,而這些很容易把老年人擊垮。早診斷早治療則可讓老年人晚年生活得更健康更愉快?!?
七種疼痛應去看疼痛???
1. 原因及科別歸屬尚不清楚的疼痛。如慢性全身疼痛、頭痛、胸背痛、腹痛、脊柱四肢痛等。

2. 科別歸屬清楚,但無特效治療方法的疼痛。如“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”,截肢術后出現的殘肢痛、各種外科術后出現的慢性頑固性術后痛綜合征等等。
3. 無手術指征的頸、肩、腰腿痛。某些無手術適應證的頸椎病、椎管狹窄、腰椎間盤突出癥以及通常無需手術的肩周炎、骨性關節炎、肌筋膜綜合征和骨質疏松癥等患者。
4. 血管、管道痙攣栓塞引起的疼痛。如雷諾病、心絞痛、膽管結石、輸尿管結石等引起的劇烈疼痛,疼痛科的治療可有效緩解疼痛,有時還可起到協同治療疾病的作用。
5. 神經源性疼痛。如中樞痛、反射性交感神經萎縮癥、灼性神經痛、三叉神經痛、舌咽神經痛、枕神經痛、肋間神經痛、糖尿病末梢神經炎等。
6. 某些慢性非化膿性關節炎引起的疼痛。如類風濕性關節炎、強直性脊柱炎、痛風等。
7. 癌性疼痛。在抗癌治療的同時或抗癌治療完成后仍存在的疼痛。